一、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病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通过胃肠镜等检查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的异常。
过去曾称为粘液性结肠炎、结肠痉挛、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易激结肠等,现在统一命名为肠易激综合征(IBS),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
虽然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良性疾病,一般不会严重影响全身情况,但是其反复或间歇性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二、什么原因导致了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敏感性过高、中枢神经系统对于肠道刺激的感知异常、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衡等等有关。
下面列举一些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的诱因:
1.食物和饮食习惯可能会触发或加重症状:
①高脂肪餐,包括油炸食品
②身体不易分解的食物,如小麦、乳制品(牛奶、奶酪等)、豆类、巧克力、咖啡、茶、人工甜味剂或某些水果(如杏子)和蔬菜(如芦笋或西兰花)
③每餐食量过大
④吃得太快或等待太久才吃饭
2.情绪,如压力、焦虑、抑郁和恐惧;
3.药物,如泻药;
4.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