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肠道问题中,常见的有溃疡、息肉、肠道梗阻等,其中最让人有恐惧感的就是肠癌。肠癌这几年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也有危险,“30岁年龄70岁肠道”越来越多见,做好早筛早防工作对年轻人也同样重要。
一、日常如何初断肠道是否健康?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个简单判断:
1.近期便便性状是否有改变?比如便便变细、血便、黏液便等。
2.是否经常出现便秘或腹泻或两者均有的情况?
3.是否经常出现腹痛、胀气,甚至能触摸到腹部肿块的情况?
4.在没有特意减肥的情况下,是否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消瘦的情况?
5.是否经常出现疲倦乏力、低热的情况?
如果出现以上任意一种情况,就建议就医检查一下,以排除病变风险。
二、肠道检查方法有哪些?
1.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肠癌的金标准。
优势:可以非常直接的观察肠道黏膜,还可以获取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以诊断肠癌,肠镜下取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肠癌的“金标准”。
不足:做肠镜的过程可能会让体检者产生强烈的不适感;肠镜前的准备也很煎熬,需要做好肠道清洁工作。
2.便常规+便隐血检测
优势:通过粪便检查了解有无潜血,判断有无合并消化道出血,部分肠癌病人可通过粪便潜血试验筛查出。
不足:基础的便隐血检测仅能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血液,还不能准确地查出肠道中是否存在突变的癌细胞,因为肠道有息肉或癌细胞也并不一定会有流血情况。
便隐血又称便潜血,是实验室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检查胃肠道有无出血。目前便隐血采用的方法包括化学法和免疫法,检查粪便中有无红细胞、血红蛋白或转铁蛋白。
3.肠癌标志物检测
优势:通过抽血查肿瘤标志物能够查出一部分的肠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足:在临床上不能单纯靠查肿瘤标志物对肠癌进行筛查,还需要联合其他的影像学检查。
对于肿瘤标志物检测,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成较高倍数升高的检测结果,如果升高水平很低,就不用太担心。
4.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也叫肛门指诊,就是医生把手指伸进菊花里面探查,可以发现80%的直肠癌。
但由于受制于手指的长度和医生经验,也不能直接观察,对于高位病变无能为力。
三、总结
医生们的普遍建议是,年龄大于40岁,即使没有胃肠不适症状,也需要接受一次(胃)肠镜检查。
如果存在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等情况,那么至少要比普通人提前10年进行筛查,即30岁左右就应筛查起来。
即便粪便潜血和DNA都是阳性,并不代表就得了肠癌;反之,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只能作为初筛手段,不能作为得不得肠癌的终审判决。
迄今为止,肠镜检查依然是发现和预防结直肠癌最为有效、最为敏感的手段,还可以治疗和取检,是无可替代的金标准。
所以,年龄超过40岁的朋友,还是尽早约一个肠镜检查吧!
如有胃部不适症状或是消化道筛查需求的市民朋友,上海嘉华医院消化内推出9.9元抢购C14呼气试验、免费大便隐血检查活动,欢迎有需求的市民参与,详情如下:
24小时咨询热线:
021-69918702
坐诊专家Disease area
患者服务Patient service
就医指南Medical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