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曾称霉菌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
病因
病原体:多数为白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是条件致病菌,在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转变成菌丝相时才出现症状。
常见的发病诱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胃肠道假丝酵母菌、应用避孕药、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等。
传染途径:内源性传染,假菌丝酵母菌可寄生于阴道、口腔、肠道,条件适宜三者可以相互传染;性交直接传染;接触间接传染。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分泌物由脱落上皮细胞和菌丝体、酵母菌和假菌丝组成,其特征是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若为外阴炎,妇科检查外阴可见地图样红斑,即在界限清楚的大红斑周围有小的卫星病灶,另可见外阴水肿,常伴有抓痕。若为阴道炎,阴道粘膜可见水肿、红斑,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上附有白色块状物。
诊断
10%KOH湿片上,显微镜检查分泌物中找到白假丝酵母菌的芽孢及菌丝即可确诊。此外,可用革兰染色检查。若有症状而多次湿片检查为阴性;或为顽固病例,为确诊是否为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可采用培养法。pH值测定具有重要鉴别意义,若pH<4.5,可能为单纯假丝酵母菌感染,若pH>4.5,并且涂片中有多量白细胞,可能存在混合感染。
治疗
消除诱因,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以局部用药为主。
1.消除诱因
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药物,积极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勤换内裤,用过的毛巾等生活用品用开水。
2.单纯性VVC
常采用唑类抗真菌药物
局部用药:可选用下列药物放置于阴道深部:
克霉唑制剂,1粒(500毫克),单次用药;或每晚1粒(150毫克)连用7日;
咪康唑制剂,每晚1粒(200毫克),连用7日;或每晚1粒(400毫克)。连用3日;或1粒(1200毫克),单次用药;
制霉菌素制剂,每晚1粒(10万U),连用10-14日。
全身用药:对未婚妇女及不宜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常用药物:氟康唑150毫克,顿服。
3复杂性VVC
(1)重度VVC:在单纯性VVC治疗的基础上延长多一个疗程的治疗时间。若为口服或局部用药一日疗法的方案,则在72小时后加用1次;若为局部用药3-7日的方案,则延长为7-14日。
(2)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丝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candidiasis,rc):1年内有症状经学证实的VVC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RVVC。治疗重点在于积极寻找并去除诱因预防复治疗方案分为强化治疗与巩固治疗,根据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药物。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半年。强化治疗方案即在单纯性VVC治疗的基础上延长多1-2个疗程的治疗时间,巩固治疗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方案,可口服氟康唑150毫克,每周1次连续6个月也可根据复发规律,每月给予一个疗程局部用药,连续6个月在治疗前建议作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同时行药敏试验。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并注意药物副作用,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立即停药,待副作用消失更换其他药物。
(3)妊娠期VVC:以局部用药为主,以小剂量长疗程为佳,禁用口服唑类抗真菌药物。
文章来源:医知半解
免责声明
1.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原创内容版权归妇产科网平台所有,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如文章内容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3.凡向妇产科网投稿作者,投稿人务必保证稿件的原创性,如果稿件因抄袭、侵权等导致纠纷或法律后果,由投稿人本人负责,与妇产科网无关。
4.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用于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