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脂肪肝到肝癌共有四步: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此外,部分脂肪性肝炎不经过肝硬化的形成,可直接转化为肝癌,这需要大家引起注意。因此,了解脂肪肝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顾名思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少量脂肪,如磷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其重量为肝重量的3%-5%。当肝内脂肪蓄积过多,即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称为脂肪肝。
根据脂肪肝累及的范围可分为:轻、中、重三型。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时称为轻度脂肪肝;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25%时称为中度脂肪肝;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25%时称为重度脂肪肝。
根据脂肪肝病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和特殊类型脂肪肝。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脂肪肝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检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首要原因。普通成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约为25%。
二、哪些人易得脂肪肝?
1. 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肥胖者中有30%~50%的人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者在减轻体重后,肝脏脂肪含量也会减少。
2. 嗜酒
长期喝酒的人群,有70%~90%合并有脂肪的变性,其病变程度与饮酒总量呈正相关。如果戒酒,则脂肪变性也会减轻,甚至消失。
3.快速减肥
减肥速度过快,会使肝脏来不及转运和代谢体内分解的脂肪,同时过度节食还会使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导致代谢过程中的酶活性降低,反而让脂肪在肝脏沉积。
4.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少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减少或消化阻挡,不能组成载脂蛋白,致使甘油三酯积存肝内,构成脂肪肝。
5.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出现脂肪肝,以成年患者为多。糖尿病患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性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 部分药物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组成导致脂肪肝,如胺碘酮、地尔硫卓、类固醇、四环素、嘌呤霉素、环己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搅扰脂蛋白的代谢而构成脂肪肝。
7. 妊娠: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
8. 其他疾病:结核、细菌性肺炎、败血症等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炎症性肠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全肠外营养等等。
肝脏超声检查可以初步评估肝脂肪变范围和程度,定量超声可以检测肝脂肪的含量。肝瞬时弹性检测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
1. 科学合理饮食:建议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量来源采用以粮食为主的中国传统的膳食结构,避免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结构。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饮酒量或戒酒,少食多餐,三餐定时适量,避免甜食、零食、宵夜。
3. 加强运动:根据自身情况,每周坚持参加150分钟以上中等量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快速步行、游泳、跳舞等)。在肥胖,特别是内脏性的肥胖形成过程中,活动过少甚至比摄食过多更为危险,避免久坐少动的不良习惯。
4. 谨慎使用各种药物:所有药物进入体内以后都会通过肝脏解毒、加重肝脏负担,所以用药不当会进一步损害肝脏。
5. 定期健康检查、积极控制原发病: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尽早发现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24小时咨询热线:
021-69918702
坐诊专家Disease area
患者服务Patient service
就医指南Medical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