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经常会出现一些皮肤问题,比如皮肤瘙痒或者是出现一些红斑等现象。尤其是在接触一些过敏源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有些人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患有过敏性皮炎有关,而有些人则认为是由于患上接触性皮炎有关。那么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1.发病原因不同
过敏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只是由于过敏导致,比如在吃一些食物之后,或者是在接触到一些外界物品,以及注射一些液体,或者是吸入一些气体之后,都会导致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引起过敏性皮炎的出现。
而接触性皮炎则不会通过进食食物,或者是吸入、注射等途径而患病,只是由于接触到了外界的一些物质,从而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
2.皮肤损害程度不同
在患上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之后,患者的皮肤部位都会出现一些皮损,但皮损症状各不相同。在患上过敏性皮炎之后,患者的皮肤部位会出现一些水疱、红斑或者是丘疹。起病比较急,而且这是皮损的边界并不清楚。
而在患有接触性皮炎之后,如果症状较为轻微,那么患者的皮肤部位只是会出现红斑和轻度水肿现象,或者是出现针尖大小的一些密集丘疹。
如果症状严重,患者的皮损部位会出现比较大的水疱以及丘疹,甚至还会出现溃疡或者是皮肤坏死现象。
3.伴随症状不同
在患上过敏性皮炎之后,患者的局部皮肤或者是全身皮肤,会出现剧烈瘙痒感。如果是由于药物因素导致,或者是食物过敏导致,那么患者极有可能还会伴有全身的症状,比如喉头水肿,甚至是肝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在患上接触性皮炎以后,患者的局部皮肤会出现胀痛、灼热以及瘙痒感。并发生感染时,才会出现恶心、头晕、发烧现象。
4.病情程度不同
一般情况来说,在患上过敏性皮炎之后,只要快速远离过敏源,并适当服用抗阻胺类药物,以及外用一些止痒剂、收敛剂,症状很快就会消失。如果症状轻微的话,只要远离过敏原,皮疹现象24小时内会自动消失。
在患上接触性皮炎之后,需要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和抗阻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皮损部位一般会有一些色素沉着。而且一旦治疗不当,极有可能会引起亚急性以及慢性的皮炎,病程会比较久。
总而言之,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在发病原因以及症状上有些许的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旧有着以上4种不同。
所以在皮肤出现一些瘙痒、皮损症状的时候,一定不要自行胡乱使用任何药物,应快速前往医院就诊,确定是哪种皮炎导致,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才能够起到快速治愈的作用。
而且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并且做好皮肤的清洁以及保湿。既能够促使病情愈合,还有着预防反复发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