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性物质后,接触部位甚至接触以外的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反应。
由于能引发接触性皮炎的物种有很多,按接触物的性质主要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按其致病机制分为:刺激性和致敏性,前者引发刺激性反应,而后者引发变态反应。但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可为致敏物,引起变态反应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高浓度时则成为刺激物或毒性物质,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1.动物性
主要由动物的毒素或昆虫毒毛引起,前者如蚤、虱、蚊、臭虫、蜂类及水母等,后者如桑毛虫和松毛虫等,另外,动物的皮毛也可致病。
2. 植物性
如某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或其产物,常见者有漆树、荨麻、除虫菊、银杏、补骨脂和猫眼草等。
3.化学性
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多属于变态反应性,少数为刺激性。化学性物质的种类繁多,主要有:
① 金属及其制品:如镍、铬、铍等。铍既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也可引起变态反应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镍、铬常导致变态反应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② 日常生活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清洁保护产品、皮革、塑料及橡胶制品等。
③ 化妆品:如油彩、香脂、香波、染发剂、防光剂、除汗剂、指甲油等,尤其是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具有较强的致敏性。
④ 外用药物:如汞剂、磺胺类、青霉素等抗生素类、清凉油、抗氧化剂及某些外用中草药等。
⑤ 杀虫剂及除臭剂:如敌敌畏、敌百虫和氨基甲酸酯等。
⑥ 各种化工原料:如汽油、机油、油漆、染料、合成树脂、甲醛、聚乙烯和各种合成橡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