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俗称“肝斑”、“蝴蝶斑”,属于中医“面尘”“黧黑斑”的范畴。是一种面部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主要分布在颧、颊、鼻、前额、颏等部位,呈边界不清晰且形状不规则的黄褐色或黑色斑片,出现大小不定、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的淡褐色或黄褐色斑片为临床特征,皮疹常分布对称,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及不适感觉。男女都可发病,尤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可持续多年。
黄褐斑形成的原因
目前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紫外线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黄褐斑三大重要发病因素。色斑处血管增生、皮肤炎症及屏障功能紊乱可能也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肝、脾、肾三脏失调而致气血不足或瘀滞,不能上荣于面而成。情志抑郁不舒,肝失条达,气机郁滞,以致气血瘀滞,不能上荣于颜面;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血乏源,心失所养,因心华在面,气血不足则心失其华;肾水亏虚,肝血不足,不能容养颜面肌肤。
诱发黄褐斑产生或加重的有下列因素
1.紫外线日晒;
2.皮肤类型(干性皮肤);
3.妊娠导致的激素水平异常;
4.家族遗传;
5.睡眠不足;
6.药物,如口服避孕、外用糖皮质激素;
7.皮肤屏障受损,化妆品使用不当;
8.不健康生活方式(如负面情绪、缺乏睡眠、压力过大、吸烟);
9.系统疾病慢性妇科疾病、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
如何治疗黄褐斑
避免诱发因素,注重防晒,配合使用功效性护肤品、美白类护肤品,联合使用系统及外用药物、化学剥脱、激光和中医药治疗,建议经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基础治疗
1. 避免诱发因素,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日照,减少烹饪热/职业热接触,避免服用引起性激素水平变化的药物及光敏药物,保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
2. 修复皮肤屏障
黄褐斑患者大多有皮肤屏障受损,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使用含激素、汞、铅含量超标的护肤品、化妆品。建议使用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青刺果油、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细胞间脂质成分的功效性护肤品,其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
3. 防晒
应贯穿黄褐斑的整个治疗过程。大量观察结果提示日光照射是黄褐斑的主要激发因素,防晒应贯穿黄褐斑的整个治疗过程。建议使用SPF≥30,PA+++的广谱防晒剂,每2小时涂搽1次,每次2mg/cm2。
4. 治疗相关疾病
积极治疗可能诱发或加重黄褐斑的相关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