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力减退
中耳炎患者听力会下降。化脓性中耳炎和非化脓性中耳炎均会导致患者听力下降。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因为耳朵间断或者持续性流脓造成听力下降。慢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下降程度有波动,有时通过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如果是小儿患病,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对声音反应迟钝。如有上述症状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调理。
2、耳鸣
中耳炎患者会出现耳鸣的症状,多为间隙性的。当摇头晃脑、打哈欠或者擤鼻涕的时候,会听见类似于水声的声音。
3、耳痛
急性中耳炎患者经常会发生隐隐耳痛,耳痛症状一般是持续性的,也可以出现头痛。而慢性中耳炎患者的症状不太明显,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如果按住耳屏的话,疼痛感会下降不少。
4、耳朵流脓
耳朵流脓是慢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脓液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5、全身性症状
中耳炎患者的全身性症状一般为发热、呕吐、食欲下降。严重时,会有颅内并发症发生,如膜炎、脑脓肿等。并且在发病时,儿童的全身性症状会比大人来得严重得多,请各位家长多加注意。
02『中耳炎该怎么预防?』
1、调整饮食
预防发生中耳炎,需要吃些清淡和容易消化食物,避免吃辛辣或者油腻性食物,以减少饮食刺激。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中耳炎是发生在中耳部位的炎症,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会出现耳痛或者耳道流水、听力下降等症状。需要加强耳朵部位清洁和卫生,洗头和洗澡的时候避免进入污水,预防发生细菌感染。
3、避免噪音刺激
尽量不要长期佩戴耳机听音乐,以免导致耳道受到刺激,还要减少外界噪音刺激。
4、预防感冒
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服,做好保暖,预防发生感冒,否则免疫力低下,也有可能会诱发中耳炎。
5、避免挖耳屎
尽量不要用脏手挖耳朵,以免导致耳膜损伤,容易诱发中耳炎。
平常保证充足睡眠,做好生活管理。如果出现耳朵疼痛或者耳道流水的症状,需要尽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