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夏季气温逐渐升高,闷热潮湿的天气容易滋生各种细菌,诱发多种疾病,尤其是扁桃体炎的发病概率也会增加。
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扁桃体炎?
关于扁桃体
扁桃体位于扁桃体隐窝内,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能够抵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当人体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数量较多或者毒力比较强时,就有可能会发生炎症,产生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的分类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多为病毒引起的。病变较轻,炎症仅局限于黏膜表面,隐窝内及扁桃体实质无明显炎症病变。
2.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炎症侵及扁桃体实质内的淋巴滤泡,引起充血肿胀。可出现于隐窝口之间的黏膜下,呈现出黄白色的斑点。
3.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充血、肿胀。隐窝内充塞由脱落上皮、纤维蛋白,脓细胞,细菌等组成的渗出物,并自窝口排出。有时会互相连成一片,形似假膜,易于拭去。
4.慢性扁桃体炎:局部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时会感到咽干、异物感、发痒等。
扁桃体炎的症状
当扁桃体炎发作时,全身和局部都可能会出现症状。全身症状多见于化脓性扁桃体炎。小儿患扁桃体炎一般呈现出全身症状。患儿会感到恶寒、发热、体温可能会达到39°-40°。患儿甚至可能因发热而出现抽搐、呕吐、昏睡以及食欲不振、全身酸困等。
局部症状则以剧烈咽喉肿痛为主,症状常常会放射到耳部,患者会感到吞咽困难,下颌下淋巴肿大,有时甚至会感到转头不便。
为何小孩更容易得扁桃体炎?
相比于成年人,扁桃体炎更容易找上孩子们。新生儿的器官发育不全,还太容易患扁桃体炎,而到了4-10岁扁桃体炎的发病率就会增高。
这是因为4-10岁是儿童的发育高峰期,身体器官加快发育,且此时的孩子们的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菌侵袭,患扁桃体炎的概率就会增加。
扁桃炎的危害
扁桃体炎不仅仅是让人发烧、吃不下饭,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扁桃体如果反复发炎,会引起周围周围器官的局部并发症。比如,咽炎、喉炎、气管炎、肺炎、鼻炎、鼻窦炎以及淋巴结炎等。
扁桃体的病原体容易让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而引起全身的并发症,比如风湿热、皮肤病、心肌炎、肾病、肾炎、哮喘、糖尿病甚至是血液病等比较难治的疾病。这些并发症都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
导致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1.首先,就是抵抗力的下降。患者如果因过度疲劳、受凉、局部受到物理或者化学因素的影响后,抵抗力下降,扁桃腺的血运减少,腺体分泌技能下降,上皮防御能力降低,细菌就会趁虚而入,引发扁桃体炎发作。
2.其次,就是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是个双刃剑,它能在消灭细菌的同时也能让人体的有益菌、免疫细胞受到伤害从而导致扁桃体炎的发生。
3.最后,当人体免疫功能失衡以后,也容易产生扁桃体炎。
如何预防扁桃体炎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2.预防感冒。换季时要注意多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物,避免伤风感冒。流感季节要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
3.及时治疗一旦扁桃体发炎,应当马上到医院治疗。在治疗期间,要多注意休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