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预防脑卒中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或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等),促进功能恢复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七大常见的长期问题
1.言语问题
失语症:脑卒中患者无法再说话,或者是说出有意义的语言或无法理解语言。
构音障碍:患者能说话但口齿不清。
2.肢体无力
脑卒中患者常出现半侧肢体无力或瘫痪。肌无力可发生在面部、手臂和腿部。进而出现走路、抓握物体或平衡方面的困难。此外,部分患者发生“失用症”,即卒中并未导致肌无力或感觉丧失,但患者无法做出受控制的拟定动作,比如手脚有力气,但是不会穿衣服等。
3.感觉障碍
脑卒中患者有时会出现半侧的感觉部分或全部丧失。
4.吞咽障碍
脑卒中患者有时难以吞咽,这个问题可能导致食物通过掉入肺内,引起肺部感染,如肺炎。一些患者需要使用鼻喂管来解决该问题,而另一些患者能通过改变食物的性状来适应这种情况。
5.思维认知障碍
脑卒中患者有时容易出现思维混乱或难以保持专注。患者还可能出现人格变化,使其对其他事物的反应与病前不同。
6.脑卒中后抑郁
这可能使患者的情绪低落,对康复治疗意愿下降,不愿意积极主动治疗。治疗脑卒中后所发生的抑郁很重要。
7.小便功能障碍
尿失禁:脑卒中患者有时无法控制膀胱或会发生漏尿,这个问题常常会逐渐恢复。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
以上的问题通过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例如说:步行训练,手功能训练,吞咽语言练习,理疗等通常可以获得较大的改善。
脑卒中的预后的决定因素
●患者在脑卒中后多久得到治疗
●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病变范围有多大
●脑卒中损伤的是哪一部分脑
●患者年龄(年轻患者往往比年长患者恢复得好)
●患者还有其他什么基础疾病问题(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