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也慢慢降下来了,但是有一群人还在痛苦之中,那就是失眠人群。有最近开始失眠的,也有本身就失眠但最近又加重的,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能睡个好觉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困扰着众多人群的失眠。
为何秋季易失眠?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秋天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渐长,情志主忧,在这种环境下,人易变得乏力、伤感、焦虑,长时间的情绪低落,精神便容易紧张,从而导致失眠。而长时间的失眠,又会使焦虑加重,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除季节原因外,还有很大原因便是快节奏生活下的压力大,学生有学业压力、成人有工作压力。各方压力下,失眠人群在不断增长的基础上,范围也在扩大,连部分儿童也有了此类困扰。
中医如何应对失眠
失眠其实只是睡眠障碍中的一种,想要改善需“求本”,不能仅仅只看到失眠这一表象,关键是要抓住失眠的真正原因,辨证论治。
日常较典型的表现是睡不着,多因肝火旺盛所致,有实火和虚火之分,有可能是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肾阴虚等引起;还有一种失眠是入睡没问题,但睡眠很浅、易惊醒,在中医看来多为心脾两虚。
根据针对失眠不同的病因和证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着手:
①针对阴虚火旺、难以入睡为主的;
②针对睡后早醒、易醒、睡中多梦、忧思伤脾、心脾两虚为主的;
③针对宁心安神、缓解忧思多虑症状、调节神经功能为主的;
④针对调理脾胃、养血安神为主的。
睡眠不好,一定要及时就诊。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会出现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食欲不振等现象。
长期失眠甚至会令年轻女性出现面色灰黄、皱纹增多等早衰现象。睡眠时间减少,寿命也会相应缩短,从而增加发生精神疾病和抑郁症的危险,给人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所以千万不可忽视。
失眠服药也有讲究
看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一般一天喝两次中药、一次一包,但周医师说:“不同的病,吃药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五脏分治,不同经络的用药时间也都不一样。”
具体建议:
1.注意服药方式和时间
他提醒,失眠患者需要多注意服药方式和时间:建议一天喝3次中药,温服,要定时,建议中餐后半小时~1小时一次,晚餐后半小时~1小时一次,晚上临睡前半小时~1小时一次。
这是因为应对失眠多以安神为主,而上午的时候人整体比较兴奋,因此建议将第一包药的时间定在午餐后。
2.建议少量多频
药量上,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周医师建议,可将药量浓缩到100毫升。他说:“失眠的人多伴有情志问题,脾胃也不太好,吃多药物有可能让胃部有负担,产生不适。“
因此,建议分为100ml左右的小份,少量多次,在保证中药作用的基础上,又能减轻脾胃负担。
另外,有个别长期失眠的患者,身体虚弱,在不戕伐胃气的基础上,少量频服,注意饮食清淡。
想要睡好觉,心态也很关键
中医理论认为,特禀质、肝郁质、平素体弱的人多发失眠。如今的失眠患者跟早些年相比,广发于各年龄段,首要突出的便是情志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等。这不仅会导致出现各类疾病,还会影响疾病的调理。
因此,失眠患者,除了及时寻医问药,还要学习一些临床心理咨询等相关知识,调节自身情绪,也可以找医生倾诉问题,共同排解烦恼;中医师在用药施治的同时,也会对患者耐心安慰、细心疏导,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
失眠多是“聪明人”患的毛病。太过“聪明”的人群易敏感,忧思多虑,凡事事无巨细,想得太多,精神压力就大了。
因此,想要改善失眠问题,调畅情志、开阔心胸,培养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