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1.起居有常 早起早睡
秋应肺气,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转向收藏,人应早睡而顺应阴精的收藏。秋季天气寒热多变多燥,重在养肺,使阳气收敛。“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天气候转凉,穿衣要有所控制,遇凉不要立即添衣(体质虚弱者、儿童、老年人除外),适当秋冻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
2.饮食有节 增酸少辛
秋气燥,《仙神隐书》主张入秋宜食粥,粥可养胃健脾止泻。秋季饮食,宜“省辛增酸”,过食辛辣则发散而易伤津,酸先入肝而主收敛,适当食之以养阴润燥。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生津润燥。少吃辛辣煎炸之品避免辛辣助燥伤阴,少吃瓜类水果避免寒凉伤脾。
3.不忘劳作 登高望远
秋高气爽时节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期,不过运动锻炼要因人而异,青壮年可爬山、打球等,老年人可散步、太极拳、五禽戏等。随着天气渐冷,深秋时节要适当“春捂秋冻”,增强耐寒能力。
4.形与神俱 安神宁志
秋日自然界的萧瑟景象,易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引起心中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之情。故老年人应调节秋日的情志,多外出散步聊天或登高望远等秋游活动,以缓解萧瑟秋季对人心情的负面影响。